如何去上名校
如何去上名校
最近有篇《名校与非名校最重要差距,悄悄影响着我们的一生》的文章在朋友圈被刷屏,同时也在诸多订阅号中被转载。
先扒一扒作者,是我很喜欢的新浪小名博一只特立独行的猫。第一次读到她的文字,幽默犀利现实积极,很对我胃口,我就猜中也是天蝎座(是不是有点顺带夸自己的意思)。如果你最近需要打打鸡血,可以去看一看她出版的《不要让未来的你,讨厌现在的自己》。名字很狗血,内容很鸡血。
再说说文章,朋友圈里好几个朋友读了转发了,发现大家感悟都不一样。名校与非名校是一个很大的话题,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你可以衍生出好多内容。我不想再讨论或者论证“为什么要上名校”,我来告诉你“如何去上名校”。
开始,不能避免掉入“什么是名校”的坑。通常我们说的名校有这样几种定位:按照排名比如大家熟悉的QS排名,USNews排名,TIMES排名;或者按照称号美国常春藤,中国985;或者简单粗暴的以录取分数,比如中国的一本学校。在没有机会去做深入了解的时候,这些方法确实可以让你对“名校”有个基本的了解。这也是大多数人对“名校”认知。曾经开车听电台主持人在侃大山,说的是升学问题。主持人提到国内高考太残酷,一些经济条件不错的家长为避免高考会提前规划送孩子出国读大学,比如哈佛,耶鲁。我当时听了也就笑笑,转念一想,可能主持人对国外学校的了解也就这两所吧。就比如我爸在我当年高考的时候喊口号“北大清华交大复旦南大”,因为他也就知道这几所大学……
生活要接地气,我们今天就讲讲为了在大家心目中的“名校”读书,我们有哪些方案可取。我们讲的都是常规方案,非常规不在讨论范围内,比如拿个港澳台身份参加高考,砸个几百万赞助费等等。
想要上国内的名校,不管是读本科还是研究生,主要还是比分数。本科看高考成绩,研究生看考验成绩,或者争取保研资格,还是要看成绩,大学四年的成绩。虽然比较简单粗暴,但考虑国情,大家还是要忍耐。长远来看,自主招生的政策一定会带来改变。
想要上国外的名校(主要讲英美加澳的学校),因为教育体制不一样,方案就灵活很多。
1. 中国高考成绩直接申请本科
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学认可中国的高考成绩,知名的包括澳洲的悉尼大学、澳洲国立大学。中国香港地区的学校也早几年就开始接受高考成绩。要记住一点是,都需要提前提交申请表格参加面试,不能等到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再申请。
2. 正常申请国外本科
比入学时间提前1年时间,提交申请材料,参加学校的招生审核。当然你要提交2年时间甚至更久来准备,特别是文化课成绩SAT、A-Level,以及语言成绩TOEFL、IELTS,课外活动。
3. 国内本科转学至国外
近一两年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本科转学的情况,高考录取学校或者专业不理想,可以在大一或者大二结束后转学到国外攻读本科。具体是读哪一年级,要根据不同的国家、原专业,已经修的课程,申请的专业来定。本科转学至名校的难度有时要小于研究生的申请。虽然本科专业至顶级名校的机率不大,但你拿着国外本科的成绩和经历,在研究生时再申请顶级名校,就轻松很多了。
4. 国外本科转学
国外院校的转学制度是非常人性化的,特别是在美国。他们非常支持学生在本科阶段转专业甚至转学校。如果你努力,大一大二成绩够优秀,完成有机会转入名校。
5. 本科毕业申请研究生
在国内读完本科后,继续到国外名校攻读硕士或者博士。这条路已经有非常多的学长学姐表哥表姐实践过了,就不再多啰嗦了。
不论哪条方案,有一点都是相同的,都是你必须够努力。生活没有捷径,读书更没有。
最后,还想跟大家分享,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事。中国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,但是放在学习上,我们的学生和家长都有点急功近利。西方教育也强调lifelong learning。我在爱丁堡大学时的导师Tony
Kinder在30多岁获得的博士学位,他老婆当时50多岁,还是攻读法学博士。最近跟刘博聊天,提到他们班上有个50多岁的老太太,都已经是学校教授了,因为最近想提高授课水平,再来读一个教育学博士……
年轻的你们,好好努力吧。
越扬教育(越扬留学)
www.i-ydc.org
上海总部
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18号上实大厦33楼E2(200030)
电话:+86 (0) 21 3100 6556
Fax: +86 (0) 21 6427 7342-805
中山分部
地址:中山市东区华鸿水云轩1-4幢20号
电话:+86 (0) 760 8878 2397
南通分部
地址:南通市港闸区北大街108号万科金域T2座1511-1512座
电话: +86(0)513 5508 1553